高效液相色譜儀是一種基于液相色譜原理的現代分離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化學、食品、生命科學、醫藥及環境等領域。它通過高壓驅動流動相,結合高效固定相,實現對復雜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快速、高分辨率分離和定量檢測。其核心原理基于混合物中各組分在固定相與流動相間的分配系數差異實現分離。該技術源于經典液相色譜法,通過引入氣相色譜的塔板理論,將流動相輸送壓力提升至百萬帕量級,配合小粒徑填料色譜柱,使理論塔板數達到每米數萬級,分離效率較傳統方法提升1-2個數量級。
一、醫藥與生物制藥領域
藥物質量控制
原料藥與制劑分析:檢測藥物主成分含量、雜質(如有關物質、殘留溶劑、基因毒性雜質)及降解產物,確保符合藥典標準(如USP、EP、ChP)。
溶出度與釋放度測試:模擬藥物在體內的釋放過程,評估片劑、膠囊等劑型的生物利用度。
手性藥物分離:通過手性色譜柱分離對映異構體,確保單一對映體的純度(如抗抑郁藥、抗病毒yao)。
生物大分子分析
蛋白質與多肽:分離和定量重組蛋白、抗體(如單克隆抗體)、酶等,分析其純度、分子量分布及修飾程度(如糖基化、磷酸化)。
核酸分析:檢測DNA/RNA的完整性、濃度及雜質(如鹽、蛋白質殘留),支持基因治療和PCR試劑開發。
多糖與寡糖:分析糖類結構、分子量及連接方式,應用于疫苗和生物類似藥研發。
代謝組學與藥代動力學
定量分析生物樣本(如血漿、尿液)中的藥物及其代謝物,研究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ADME)過程。
二、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添加劑與污染物檢測
食品添加劑:定量分析防腐劑(如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糖精)、色素(如蘇d紅、檸檬黃)等。
農藥殘留:檢測果蔬、糧食中的有機磷、有機氯、擬除c菊酯類農藥(如敵畏、六六六)。
獸藥殘留:分析肉類、乳制品中的抗生素(如磺胺類、四環素)、激素(如瘦肉精)殘留。
有害物質篩查
真菌毒素:檢測玉米、花生中的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等。
塑化劑:分析食品包裝材料遷移至食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重金屬與無機物:通過HPLC-ICP-MS聯用技術檢測食品中的砷、汞、鉛等重金屬形態。
營養成分分析
維生素:定量分析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
氨基酸與脂肪酸:分析蛋白質水解產物中的氨基酸組成,或油脂中的脂肪酸比例(如Omega-3、Omega-6)。
三、環境監測與治理
水體污染分析
有機污染物:檢測地表水、廢水中的多環芳烴(PAHs)、酚類化合物、內分泌干擾物(如雙酚A)等。
農藥與藥物:分析河流、湖泊中的農藥(如草甘膦)和抗生素(如磺胺類)殘留。
藻毒素:監測藍藻爆發產生的微囊藻毒素,評估水體毒性。
大氣與土壤污染
揮發性有機物(VOCs):通過頂空進樣或熱脫附-HPLC聯用技術分析空氣中的苯系物、鹵代烴等。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檢測土壤中的多氯聯苯(PCBs)、二噁英等難降解物質。
四、化學與材料科學
有機合成與工藝優化
反應監測:實時跟蹤化學反應進程,確定反應終點(如中間體、產物的生成與消耗)。
純度分析:分離和定量合成產物中的雜質,優化純化工藝(如重結晶、柱層析)。
手性化合物合成:通過手性HPLC評估外消旋體拆分效率,指導不對稱合成路線設計。
高分子材料分析
分子量分布:通過凝膠滲透色譜(GPC,HPLC的一種模式)測定聚合物(如塑料、橡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添加劑分析:檢測塑料中的抗氧化劑、增塑劑等添加劑的遷移與降解。
五、臨床診斷與法醫學
臨床診斷
生物標志物檢測:定量分析血液、尿液中的代謝物(如肌酐、尿酸)、激素(如皮質醇、性激素)或藥物濃度,輔助疾病診斷(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
新生兒篩查:檢測干血斑中的氨基酸、酰基肉堿等,篩查遺傳代謝病(如苯b酮尿癥)。
法醫學應用
毒物分析:檢測血液、尿液中的毒p(如嗎f、k卡因)、酒精或有毒物質(如氰h物、有機磷農藥)。
x奮劑檢測:分析運動員尿液中的違禁藥物(如類固醇、促紅細胞生成素)。
六、其他領域
能源與化工
電池材料分析:檢測鋰電池電解液中的鋰鹽濃度、有機溶劑純度及雜質。
石油化工:分析汽油、柴油中的烴類組成、添加劑(如抗爆劑、抗氧化劑)含量。
農業與植物學
植物激素分析:定量檢測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植物內源激素,研究植物生長發育機制。
天然產物提取:分離和鑒定中藥、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如黃酮、生物堿)。